心臟驟停時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大約占心律失常的90%以上,而終止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電除顫。除顫時間是治療室性心動過速/室顫的關鍵,若能在心臟驟停發(fā)生后2~4分鐘內(nèi)行電除顫,同時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術,則復蘇成功率可高達50%以上,而且患者多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研究表明除顫的時機最為關鍵,每延遲1分鐘除顫,復蘇成功率下降7―10%。因此,一旦心電監(jiān)測顯示為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應立即進行電除顫。電除顫能源選擇如果采用單向波型除顫用360J,采用雙向波型除顫用200J,而且每次電擊后不應檢查心律,立即恢復有效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術。研究表明雙相電除顫較單相電除顫能進一步降低除顫閾值。值得強調(diào)的是,如果心臟驟停時間超過4―5分鐘的患者,應在除顫前做1.5~3分鐘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術,有助于將血液注入心臟泵內(nèi),將有助于提高電除顫的成功率,從而增加除顫恢復自主循環(huán)的可能。除顫后即刻胸部按壓1~2分鐘,有助于預防除顫電擊后常見的低血壓和心搏停止。在心肺復蘇過程中,必須指出的是采用單次電除顫效果優(yōu)于多次電除顫。但是在心肺復蘇搶救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人常常采用多次電擊除顫的方法,而且電擊后不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術,而是立即行心電圖檢查心律,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延誤了搶救時機。正確作法是給予一次電擊除顫后不是立即檢查心律而是立即繼續(xù)進行按壓/通氣五個循環(huán)(大約2分鐘) 后再次評估心律;如果心律仍為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立即行電擊除顫。電擊除顫后繼續(xù)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術。
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可以提供體外自動心臟除顫的設備,稱為自動體外除顫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是由計算機編程與控制的、用于體外電除顫的自動化程度極高的除顫儀。它能夠自動識別心室顫動,并通過自動釋放電流,刺激“紊亂”的心臟,使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終止,讓心跳重新恢復到正常節(jié)律。自動體外除顫器體積小、重量輕、攜帶十分方便,為了便應用,目前自動體外除顫器都有語音提示和應用向?qū),十分簡便。一些發(fā)達國家將自動體外除顫器已普及到家庭、影院、商場等場所,使現(xiàn)場心肺復蘇成功率大大提高。我國也逐步推廣應用,在一些公共場所如機場、飯店、會議中心、商場等逐步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其應用步驟:①將自動體外除顫器放在患者身旁,打開自動體外除顫器的電源開關;②解開患者胸前的衣服,裸露其胸部,擦干胸部皮膚;③按照自動體外除顫器應用提示,將自動體外除顫器的兩個電極片分別貼在患者左下胸及右上胸部皮膚上;④暫時終止心肺復蘇術,此時儀器可以自動采集并分析心律,一旦明確患者為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自動體外除顫器便通過語音提示和屏幕顯示的方式,建議操作者實施電除顫;⑤要求現(xiàn)場的人員不可以接觸患者,然后按下電擊鍵實施電除顫;( 除顫后,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術,2分鐘后再由自動體外除顫器分析患者心律。如果自動體外除顫器顯示不需要電擊,則繼續(xù)行心肺復蘇術;⑦如果自動體外除顫器顯示需要電擊,則按要求進行電擊;⑧如果患者未恢復意識,應重復心肺復蘇術及自動體外除顫器的交替應用。